2019年03月12日 星期二
《重慶市支持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人才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渝人社發〔2020〕73號)政策解讀
日期:2020-09-10
《重慶市支持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人才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渝人社發〔2020〕73號)政策解讀
一、政策出臺的背景依據
按照市領導關于“制定我市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人才及用工保障政策措施”批示精神及工作安排,市人力社保局會同市教委、市經濟信息委等部門在深入企業調研的基礎上,研究起草了《重慶市支持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人才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送審稿)》。之后,4次書面市級相關部門意見,并進行了修改完善,并按程序通過了市人力社保局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形成此稿。
二、政策的主要內容、核心舉措、適用對象、執行標準以及注意事項
主要針對我市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人才緊缺問題,按照“培育一批、引進一批、支持一批、認定一批”的工作思路,加強人才培養引進,推動產教融合,為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政策為普惠性政策,適用于我市所有大數據智能化類企業和相關產業人才。具體有9條政策措施:
(一)發布人才需求。加強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人才需求統計和預測,適時發布需求目錄,奠定人才引進基礎。
(二)加強學科專業建設。主要從高校申報大數據智能化學科、學位點授權等方面給予支持,引導高校、中職、技工院校等設置相關專業。
(三)加強技能人才培養。主要包括支持用人單位開展新型學徒培養,鼓勵職業、技工院校和培訓機構開展新職業技能培訓并給予補貼。
(四)強化人才平臺建設。主要包括加快推進大數據智能化領域的創新平臺建設,加快建設一批人才平臺;舉辦職業技能競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
(五)推動產教協同發展。主要包括建設合作培養平臺、深化校企合作,加強大數據智能化人才培養;加強研發,提升創新能力,促進產學研用相結合。
(六)支持建立就業見習基地。主要包括支持大數據智能化企業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適度提高見習人員見習補貼。
(七)支持產業人才引進。主要包括搭建引才平臺,支持用人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括允許高校、科研院所針對急需緊缺產業人才及團隊實行考核招聘,進一步放寬事業單位招聘大數據智能化急需緊缺產業人才的條件。
(八)創新人才體制機制。主要包括優化大數據智能化職稱評價機制,支持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人才離崗創新創業,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人才的兼職收入或在職創業、離崗創業收入不納入單位績效工資總量管理。
(九)強化用工保障服務。主要包括出臺產業用工保障指導意見,提升應急人力資源供給能力;同時大力發展市場化招工,進一步加強大數據智能化企業用工保障服務。
三、政策中涉及的關鍵詞、專業名詞解釋
政策涉及大數據智能化企業的認定工作由市、區縣(自治縣)經濟信息、大數據發展部門負責,政策兌現分別由牽頭市級部門負總責,市級相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落實。
四、新舊政策差異對比
(一)政策創新部分。一是“發布人才需求目錄”中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單位建立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人才需求預測中心,探索授權、委托、項目資助或購買服務等多種第三方人才需求預測服務方式。此項措施由市經濟信息委和大數據發展局提出并牽頭落實,市人力社保局配合。二是“加強學科專業建設”中單列大數據智能學科,增列學位授權點,增設新興專業。此項政策由市教委提出并牽頭落實。三是在“加強技能人才培養”“強化人才平臺建設”和“推動產教協同發展”中,加強大數據智能化產業技能人才培養,建設一批大數據智能化人才平臺,在職業技能競賽中增設智能制造等競賽項目,引導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和行業協會等社會資源參與人才引進培養。此項措施由市教委、市科技局及市人力社保局專技處、職建處等處室提出并牽頭落實。四是“支持建立就業見習基地”中按規定提高留用人員就業見習補貼,進一步擴大見習人員和見習單位范圍,提高見習補貼。此項措施由市人力社保局就業處提出并牽頭落實。
(二)關于現行政策的完善。“加強產業人才引進”“創新人才體制機制”和“強化用工保障服務”等均是現行政策的完善,將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人才納入政策覆蓋范圍。此部分政策由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處室牽頭落實。
(三)關于政策經費的問題。文件中政策所需資金由市級部門根據現有政策調結構解決,財政不新增投入。
責任編輯:田茂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