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2日 星期二
職稱申報需警惕的騙局
日期:2025-07-14
2025年度職稱評審工作即將全面啟動,廣大專業技術人員正緊鑼密鼓地準備申報材料。然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近年來職稱申報領域出現了一些新型騙局。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偽造刊名、盜用刊號、使用套刊等手段設立陷阱,更有甚者打著“付費快速發稿”“承諾包過”等幌子進行虛假宣傳,嚴重擾亂了職稱評審秩序。為幫助申報人員有效規避風險,確保職稱評審工作的公平公正,現就常見騙局及防范措施進行詳細介紹。
一、3招輕松辨真假:告別“投稿陷阱”!
第一招:官網查詢“照妖鏡”
通過國家新聞出版署官網的“辦事服務—從業機構和產品查詢—期刊/期刊社”或“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欄目查詢。
第二招:名字與“戶口本”對對碰
注意刊物名稱是否與官方登記一致,警惕“擦邊球”名稱。可通過主管單位/主辦單位的門戶網站和微信公眾號查找投稿途徑。黨校系統等特殊刊物通常有明確投稿范圍,非官方渠道宣稱可投稿的需高度警惕。
第三招:數據庫里“驗真身”
一般來說,核心期刊或正規學術期刊會在知網、萬方、維普等主流數據庫正常收錄相關文章。可以通過這些數據庫,查詢期刊文章是否真實可查。例如,《建筑設計管理》《工程建設標準化》等真刊文章可在萬方、知網數據庫檢索,而一些存在問題的版本則無法被收錄。
二、請牢記,這些“坑”堅決不踩!
請勿輕信“旬刊加急”“包過審”的虛假承諾,職稱評審沒有“超速車道”,穩扎穩打才是真!
警惕“中文直譯版”和“增刊特刊”,這些往往是問題期刊的“障眼法”,猶如披著羊皮的狼!
發刊前一定要查官網電話,別隨便加“熱心編輯”的微信,小心被“套路”到哭!
三、請注意,以下新規需牢記!
2024年7月25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其中對申報人重點監管以下方面:明知不符合職稱申報條件仍故意通過虛假承諾、偽造信息等手段進行申報;在職稱評審中提供虛假材料、論文造假代寫、剽竊他人作品或者學術成果,業績成果不實或者造假等。申報人存在以上違規行為的,記入誠信檔案庫,記錄期限為3年。
實行職稱申報誠信承諾制度。申報人在提交職稱申報材料時應同時簽訂個人承諾書,對申報材料真實性等進行承諾,承諾不實的,3年內不得申報評審職稱。
責任編輯:田茂霖